運動教育模式簡介 張其洲
一個透過長時間的教學單元,教師有計畫地逐漸將教學主導權下放給學生,並以異質分組的型態進行合作學習(有一點像職業球隊聯盟的味道),在小組練習間穿插小規模比賽的實施,最後運動季中藉由循環比賽與頒獎或慶功的儀式創造教學的歡愉氣氛,所有的學習檔案、練習和成績均做成紀錄,以回應個人或團體在過程中的表現情形,並做為學生學習紀錄。考量學生的技能程度與身心的發展狀況。在許多先進國家(如美國、紐西蘭與澳大利亞等)早已成為體育教學的主流,運動教育教學基本原理精神與九年一貫課程「健康與體育」學習領域之基本理念不謀而合,強調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尊重個別差異,「全面參與」和「人人成功」是運動教育教學的基本原則,在運動學習的活動中,讓每位學生都「能」與都「會」,並且在充滿樂趣、歡愉的學習環境下,成為各運動領域的勝利者,
運動教育模式的特徵
1. 運動季:延長同一個運動項目的教學時間。
2. 團隊聯盟:將所有學生分組,並維持至運動季結束。
3. 修正場地、規則及器材:實施簡易的比賽或練習。
4. 練習賽:隊內的小型比賽、
5. 運動季:正式比賽、由學生規劃賽程表、擔任裁判紀錄等行政工作。
6. 記錄保存:協助學生將所有的學習單、比賽紀錄等作成學生檔案
7. 歡樂的氣氛:透過頒獎及慶功等儀式創造學習環境
運動教育模式實施的原則
(一)師生共同分擔學習責任: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轉變成學生自主的學習。
(二)異質分組:由教師、隊長或由學生組成的運動委員會進行分組成員的挑選。
(三)額外延伸的體育課:鼓勵學生利用下課或放學後練習。
(四)學生擔任角色多元化:分派學生擔任除了參賽選手外之其他角色,以啟發責任感的養成。
(五)課程活動設計:修正規則、器材、設備等。
(六)紀錄公佈與保存:做為個人或團體過程中表現的情形,以及該校學生的學習記錄。
(七)教學結束之頒獎或慶功活動:設立多種獎勵項目,並舉行頒獎儀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